名商 名家 名士 名师 名医
名将 名门 名记 名厨 名角
名企 名校 名院 名所 名行
名队 名店 名车 名盘 财富
名牌 名画 名字 名作 名特
名吃 名酒 名烟 名茶 指数
名城 名镇 名居 名胜 名言
博客 故事 先模 画家 书家
2024年04月27日 星期六
王树国   谭旭光   郎景和   程皓:   李锦:   

山东第三地勘院:文明之花遍地开

  • 作者:戴长国 耿仁东     来源:中国名网     发布时间:2012-05-15

                                 

                                    地矿遍开文明花
            ——山东省第三地质矿产勘查院精神文明创建纪实


       在山东地矿系统,提起山东省第三地质矿产勘查院,人人都会为他们的跨越式发展竖大拇指。三院圆满实现了2006年新领导班子上任以来提出的“一年一小步,三年一大步,五年大跨越”的目标,年均经济增长率保持在35%以上,在册职工年均工资增长率达到23%,在先后被授予“局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和“省直机关文明单位”称号之后,最近又被授予“全省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全省最具幸福感企业”等荣誉称号。为此,记者对山东省第三地质矿产勘查院的精神文明创建工作进行了专访。

                                                                   幸福是什么

       幸福是什么?幸福不仅体现在物质的拥有和丰厚,更是一种美妙的感觉,这种美妙,每个人的感受和解读都不一样。
      山东省第三地质矿产勘查院的司机李师傅说,我在三院不过是一个负责勤杂工作的“车夫”或者叫“跟班”,既没有高层次的专业技术,也不是什么关键岗位,但是勤勤恳恳一年下来,工资、奖金、福利等加起来少着说都在个七八万,和烟台当地的亲朋好友比都算得上“高收入”,现在俺有车有房,妻贤子孝,日子有滋有味着呢。
      坚守在钻探一线施工的三院职工说,有个歌曲《幸福在哪里》唱得好,“幸福在哪里,朋友我告诉你,幸福就在你晶莹的汗水里,在精心的耕耘中,在知识的宝库里”。我们虽然抛家舍业远离亲人,跋山涉水在深山老林作业,需要忍耐酷暑严寒,克服缺医少药等许多困难,苦是苦了点,但是有领导关心,工友互帮亲如兄弟,多劳多得收入高,样样荣誉待遇都向我们倾斜,体面的工作,尊严的生活,还有什么不知足的呢。
       离退休的三院职工说,知足常乐。在福利补贴等待遇方面只要上边有政策,三院的领导首先想到我们,多方筹措资金及时给我们补齐,每年节假日都定期上门问寒问暖,院里大事小情先征求我们的意见,一年到头还经常组织开展老年参观旅游、体育娱乐等活动,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还有什么理由不幸福并快乐着呢。
      大学毕业才几年的青工说,三院有着“让想干事的有机会,让会干事的有舞台,让干成事的有地位”的“赛马”机制,风正气顺,让我们前有奔头,干有冲劲,对我们来说,这就是一种幸福。
       三院院长刘长春说:“坦白地讲,全院干部职工的幸福是我最大的幸福。一个单位比作一个大家庭的话,院长就是个‘家长’, ‘当家才知柴米油盐贵’,难就难在‘上有老,下有小,中间有大嫂’,说不操心那真是假的。在这个位子上,上要对得起省局领导的信任、关心和支持,下要不断满足来自职工的各个层面的不同需求。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在于‘领导干部提素质,人民群众得实惠’,落脚点在职工幸福。职工幸福指数提高了,说明我这五六年的辛苦没有白费,这就足够了!”
       刘长春院长是在地质一线成长起来的技术型干部,1992年他所在的省地质六队获得国务院颁发的“英雄地质队”荣誉称号时,他曾作为青年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在全国巡回演讲。因为成绩突出,他很快被调到省地矿局从事地质业务工作。2006年初,他带着组织上的信任,再下基层担任了地矿三院院长。刘长春一贯的作风是‘低调做人,高调做事’,多做少说,甚至是做了都不说,从不炫耀自己的成绩和功劳。当一位省(地矿)局领导到三院考察时,听着刘长春滔滔不绝地汇报着思路清晰、富有创新的工作,半是“惊讶”半是玩笑地说:“局里都知道长春一天到晚光知道埋头干活儿,寡言少语。敢情现在你不光干得好,说起来还一套套的来!”
  话是这么说,其实,了解刘长春的省局领导们都知道,他能不能说,会不会说,分在哪个方面。有着“工作狂”之称的刘长春在生活中绝对不能算个快言快语的人,但是一啦起工作来往往就不断弦了。他内心如岩浆般的激情连着他的地质事业,他的血液中沸腾着“以献身地质事业为荣、以找矿立功为荣、以艰苦奋斗为荣”的三光荣精神,所以一旦聊天,他往往会“三句话不离本行”。
  采访中,刘长春院长很谦虚,只言不足避说成绩,那记者就用数据证明三院打造“和谐三院,幸福之家”、争创“全省精神文明先进单位”以来发生的变化:仅在过去的2011年,家底变得越来越厚实的山东省第三地质矿产勘查院,投入8000多万元用于勘探设备、办公环境等提升改造,支讨离退休人员福利补贴。和全省地质系统的兄弟单位比,三院在规模和效益上未跻身前三名,但是职工实实在在的收益却排在了前三。
  三院党委书记常洪华在接受采访时说:“我们前不久获得‘全省精神文明先进单位’和‘全省最具幸福感企业’,一方面当之无愧,另一方面对我们也是一种鞭策和激励,下一步我配合长春院长带领全院干部职工,力争把三院发展得更好!以更好的成绩,为山东地质争光,为社会谋福祉,为职工实实在在多办实事好事。”

                                                          精神文明也是生产力

      “以前咱是‘跑’市场,当然现在也需要跑市场,但是概念不同了。以前是为了保饭碗找活干,现在‘跑’是为了寻求更大的商机。如今三院已经有稳定的客户群了,很大程度上是客户上门,市场找我们。现在的问题是活太多了,因人力物力所限根本干不过来,需要挑选着干。如果谈精神文明建设给我们三院带来了什么影响的话,这就是:精神文明建设带来的是联动效应、品牌效应。文化也是生产力!”刘长春院长斩钉截铁地说,“从近几年三院发展的实践来看,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必须相结合,才能使和谐、稳定、发展落到实处。”
      2009年,由于部分矿产品价格持续走低,地勘单位市场经营业务明显减少,资金回笼不畅,全国地勘经济发展速度放缓。如何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已成为企业应对危机寻求发展的共识。
      危机考验的不仅是院领导班子审时度势、把握时局的领导能力,还考验着广大干部职工的信心和承受力。当管理和物质激励奏效甚微时,强大的文化凝聚力就显得至关重要。面对危机带来的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三院领导班子及时调整思路,对文化体系予以改进和完善。重新审视、塑造、夯实文化根基,打造有生命力的企业文化。
       在2009年初的经济工作会议上,面对三院广大干部职工,院长刘长春在报告中强调指出,信心比黄金更重要,信心就是力量,必须进一步认清形势,增强发展的危机感、紧迫感和责任感,站在新起点,实现新发展,以科学的态度有效应对危机影响,克服和战胜当前困难。他呼吁全队广大干部职工,充分估计经济危机对地勘经济的不利影响,同时准确把握经济危机给地勘经济带来的发展机遇。会议振奋人心,仿佛为干部职工注入了一支“强心剂”。
       在经济指标分解调度会上,针对部分实体负责人对目标任务信心不足、激情不足、情绪不高等表现,刘长春用鲜活生动的事例,确凿的事实,彻底打消了这些实体负责人心头的阴霾,使他们个个心头敞亮,信心陡增。有的实体负责人还主动请缨,要求提高任务指标。
      管理、制度执行的背后是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做支撑。为此,善于学习、总结和提炼的刘长春,从精神文化层面对企业文化进行深入思考、探索和疏理。他在“激情创业、追求卓越、坚忍不拔、忠诚奉献”的新时期地矿精神文化框架下,立足三院实际,紧密结合形势,相继推出了一系列文化理念:针对一个人对人生、工作的态度以及与同事关系的处理原则,他提出“四要”,即对领导要尊敬、对下属要关爱、对朋友要忠诚、对自己要严格;“五爱”,即爱社会、爱家庭、爱岗位、爱生活、爱事业;“六讲”,即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讲团结、讲稳定、讲和谐。  刘长春进一步论证了奉献与索取的关系,提出讲奉献,不讲条件;看成果,不看待遇;比能力,不比地位,大力弘扬“三光荣”精神。围绕实现逆势而上、弯道超越的目标,他总结提炼出科学、务实、创新、高效的发展理念,引领广大干部职工冷静面对全球金融危机,凝心聚力谋发展。 
      在党委中心组学习会上,刘长春多次撰写理论文章,“三令五申”作风建设的重要性。他指出,经济最困难时期,也是经济素质提升的最佳时期,错失机遇就会陷入新一轮发展困境,必须以更高的效率,更大的力度,更实的措施,抢抓机遇,抢占先机。
     “在先进文化理念的指导下,干部职工自主地、自发地为三院的发展出力、献策,形成一种团结奋进的势头,通过完成自己的计划和指标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三院通过走出去‘找米下锅’,化危为机。2009年上半年,三队承揽市场项目合同额1.2亿元,实现经营收入9000余万元。在自2006年以来实现“三年大变样”的基础上,各项指标与上年同期相比又跃进了一大步。
      刘长春经常亲自撰写文章,推敲文字。为发挥文化的引领作用,激发干事创业的激情和信心,近年来,他根据三院实际,相继推出《长春说事:想事、干事、成事》、《精神与信心》、《知足感恩》、《十二字箴言打造领导干部公信力》、《信任与权力》、《作风建设与执行》等理论文章,为地矿文化建设注入众多新的文化基因。他善于旁征博引,融会贯通。他说,干事创业,同样也要善于做好“呼吸”文章。“呼”气——就是要有底气、骨气,有信心,有决心;“吸”气——就是要争气,要有志气,把领导的支持和信任转化为信心和决心。
      采访中,刘长春院长充分展示了他做事未雨绸缪,有胆有识,思维具有前瞻性的魅力。三院在制定规划和计划方面一直是早动手、早布置、早落实,尽早不拖拉。今年1月17日,三院就及时召开了全院经济工作会议,把全年的全面工作都及时布置落实了下去。省局的经济工作会议是2月底开的,一对照,上级提出的任务和他们提出的是统一和一致的。“这说明什么?”刘长春自豪地说:“我们三院的发展模式、制度运行和文化管理早就按照上级要求走上了良性的轨道。”

                                               精神文明重在“建设”

      “仓廪实而知礼节。”古人的这句话因为道理深而被广为流传。在刘长春院长看来,“知”的文章大有可做。富裕之后而自发的“知”礼节那是被动的,小到单位,大到社会,“礼节”的形成需要营造氛围,需要引导和创建。教育、批评、引导等各种相关措施都得要用上。
      在接受采访时,刘长春说,思想政治工作是个大题目,可以写成皇皇巨著,但是在实践中却需要简单、针对性强和有效果。对待干部职工要分类施教,做到“爱憎分明”“宽严结合”“粗细搭配”。
 青年员工的进步关系着三院的未来,为此在三院设有“青年职工论坛”,刘长春定期和他们面对面、心贴心交流。为什么青年职工遇到困惑了他亲自出面去谈呢?他认为,院长的分量重,对他们的触动更大,他们感觉院长都在关注和关心他的成长了,激励作用会更大。
       刘长春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做思想工作不能生、硬、冷,必须把青年员工当做自己的孩子来沟通交流,聊知心话和推心置腹的话,而不是冠冕堂皇地讲官话。
       刘长春为此专门设置了吃苦与享受、责任与奉献、求知与成才等多个话题与青年员工展开对话。他的话题具体生动而且都从身边的具体事谈起,所以职工爱听。他说,同是大学毕业分到同一个新单位,同在一个起跑线上,但是两三年后就有了差别,为什么?有的人赢在了起跑线上,而有的人因为虚度光阴输在了起跑线上,付出努力程度的大小和取得的成绩,基本上是成正比的。大学毕业生自愿到艰苦的环境中去,单位领导肯定会从内心喜欢,人人都不傻,你的一行一动大家都看着呢,年轻轻的光想沾便宜不愿吃亏,哪有那么多便宜让你来沾。时间长了,奸懒者势必会把人际关系搞砸,不管在社会上还是在单位,都将有被“淘汰”的可能。一个人没有追求和理想,就会变得自由散漫和心不在焉,表现在工作中就会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就更谈不上工作出彩和取得成绩了。
      刘长春打了个比方:“包括像我,别看现在当了院长,当初参加工作的时候哪会想到啊,想法很单纯,就是好好工作,表现自己,哪想什么当官发财的事。凡事都要讲个顺其自然,‘只求耕耘不问收获’‘无心插柳柳成荫’。刚参加工作就讲条件、讲待遇,一点苦都不想吃,这样的大学毕业生在招聘时就不会被欢迎。青年人思想活跃,有创新精神,但是也有见异思迁、左右摇摆的毛病。思想上动摇,换岗位、跳槽的心活动了,这是正常的,毕竟地勘行业相比其他行业来说太苦了。但是需要领导及时靠上来做工作。刘长春常常用自己奋斗的例子跟他们交流,引导职工树立这样一种想法和信念:进了地矿行业,就应该把艰苦当作一种人生历练,把抛家舍业默默奉献当成一种责任,如果连这点苦都吃不了,将来很难有事业上的发展。
 结合着“和谐地矿,幸福之家”创建活动,三院在刘长春的领导下,重点加强现场管理和班组规范化、标准化建设。目前野外一线职工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进一步改善,做到住房、办公用品、床铺等标准化,实现了电视、书籍、娱乐用品三到位。他说,首先要让职工有幸福感,有家的归属感。三院的“小家”建设是很有特色的,职工虽然没有和父母、家属孩子在一起,但是和亲如兄弟的同事在一起,相互依靠、相互帮助、相互进步,同样是一种幸福。前来学习和参观的兄弟单位都竖起大拇指夸三院做得到位,规范化的“小家”已经成为三院展示自我形象的窗口。
       对待老职工和离退休职工,作为一项制度,刘长春带领院班子成员定期走访慰问。对找到单位反映问题的老职工,刘长春嘱咐所有的领导班子成员首先要做到尊重他们和认真倾听,听他们拉家常,听他们诉诉苦。俗话说“老小孩,小小孩”,老人需要“哄”,这种“哄”不是糊弄和一推了之,而是交心,对反映的问题能解决的马上解决,不能解决的做好解释工作,让他们因为困惑郁闷而来,带着轻松高高兴兴而回。刘长春说,这些职工都是为三院和国家做过贡献的,一生把最美好的青春都献给了地质事业,他们和单位有种天然的亲近感和归属感,单位和领导就理当把他们当自家老人来对待。他们反映的事情解决好了,能够影响一大片,稳定一大片,成为三院持续健康发展的后勤保障。
      与三院驻地和施工地的当地领导群众处好关系也是件繁琐和棘手的事情。刘长春说,既得按照国家政策和法律规定维护好三院的利益,又得把问题说透,把矛盾及时消解在萌芽状态。捐赠、献爱心,包括为当地解决吃水问题打井等工作,三院丝毫没含糊过。但是个别地方领导和群众找上门来的不合理要求,刘长春会坚决回绝和婉转解释。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这样一件事,三院和地方共同勘探的一个矿区因为论证不足觉得价值不大,2001年由上级核定矿权灭失。刘长春到任后对这片区域重新勘查论证,论证储量丰厚,成立公司花600多万元把矿权买了下来,然后卖出赚了些钱。结果当地找上门来“兴师问罪”,说三院骗了他们,私自卖矿赚了钱不告诉他们。刘长春在据理力争的同时,耐心解释政策和理由,及时化解了矛盾。

                                                       文明家园大家共建

     “科学发展”,四个字内涵深刻。科学的关键在于要实现又好又快。“好”对于一个单位来说,体现在哪里?单位发展了,也要让职工共享这种发展的成果,那就是“共建共享”。
 针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孰重孰轻的问题,刘长春在实践中不断求解。他说,一个企业,“根脉”在于文化、在于精神;其前行的动力,则源于经济与文化的双重支撑。三院犹如一架马车。经济与文化是车之两轮。当时,两轮胎气明显不足,车行缓慢。当务之急,当然要把经济先搞上去,让大家“吃饱穿暖”。饿着肚子只能是空谈文化与精神。如今,经济之轮转得飞快了,文化和精神文明之轮也必须得不断地充气来保持平衡。否则,不光难以提速,如果硬性提速的话还可能会发生“危险”。这个“文化之轮”该注入哪些“气”呢?他认为,一是“想事、干事、成事”的昂扬锐气,二是“做人有精神,做事有信心”的蓬勃朝气,三是“知足感恩,忠诚奉献”的浩然正气。
      对这个问题认识到位的还有三院党委书记常洪华。他说:“这几年我们三院的财力投入很大,全新的黄务办公大楼使我们办公条件大大改善,高技术含量的施工装备购置后,职工的工作效率提高、劳动强度降低了,但是这不等于我们干部职工的文明素质就随之提高了。美好、舒适的‘家园’需要大家来维护和共建。”
      提起三院的“全省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创建工作,常洪华书记话匣子打开滔滔不绝:“三院有着优良的历史传统,从1958年地质三队在烟台成立,半个多世纪以来累计勘查评价矿床和矿点550余处,发现矿产50余种,向国家提交大中型矿床40余个,功勋卓著,是全国地质找矿‘功勋单位’。从(刘)长春院长到任以来,注重抓制度管理和文化提升,从经营方面大打翻身仗,实现了有史以来的大跨越。但是,我们都有一个发展中的共识,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仍旧是‘短板’,所以我们才下决心抓好精神文明建设创建工作。”
      2011年以来,三院在获得省局文明单位和省直文明单位的基础上,开始了层次的进一步提升,按照“全省精神文明先进单位”的标准严要求周密部署。
      首先,认真收集、清理以往的管理制度等资料和档案文件,经过充分讨论,把不适合当前发展和未来形势的一些老制度、老实施办法予以废止,制定和完善了新的制度和管理办法。发动全院干部职工征集和提炼了三院的发展理念和文明用语,优中选用后制作成高质量的文化标牌,悬挂在11000平方米办公大楼的走廊通道,营造三院地矿文化氛围。组织人员编纂了《跨越山水》书籍和《跨越十一五》画册,集中展示三院“十一五”期间经济发展和文化建设的重要成就,内容详实丰富,图文并茂,既有筋骨肉,又提精气神,成为对内鼓舞干部职工、对外提升自我形象的好载体。这些措施,极大地丰富和提升了三院地矿文化的内涵和氛围。
      高度重视职工的福利待遇,筹措资金建设20000平米住宅楼,让200名职工家庭乔迁新居,连续多年为职工定制工装,提高伙食补助标准。通过慰问留守亲属,向野外发放流动书籍、配送医药,组织野外职工家属一线慰问等活动,实实在在地给予职工“人文和精神关怀”。
     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文体活动是凝心聚力的做好载体。2011年,三院组织青年职工联谊会,积极为他们“牵线搭桥”,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组织离退休职工到红色革命老区重温入党誓词,等等。
 如果说,三队是一棵树,那么正是在以刘长春为首的领导班子带领下,如今这棵树根深叶茂、绿荫如盖,并开出了一朵朵美丽的文明之花。(压题照片为 三院黄务办公大楼)
                                    本报记者 高春艳 本报通讯员 戴长国 耿仁东    刊发于《山东工人报》



  网站简介   |   新闻中心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站点地图   |   联系我们   |
CopyRight © 2020 Mingwang360.com,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名网 通用网址:名网
北京办公地址:北京市昌平区府学路   联系电话:15101061978   邮箱:sdgrb369@163.com
山东办公地址:济南市历城区黄台南路   联系电话:18653163612   邮箱:sdgrb369@163.com
鲁ICP备1402519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