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商 名家 名士 名师 名医
名将 名门 名记 名厨 名角
名企 名校 名院 名所 名行
名队 名店 名车 名盘 财富
名牌 名画 名字 名作 名特
名吃 名酒 名烟 名茶 指数
名城 名镇 名居 名胜 名言
博客 故事 先模 画家 书家
2025年05月07日 星期三
李锦:   王有金   徐冠巨   王树国   程皓:   

陈介祺诞辰二百周年纪念活动将在4月28日举行

  • 作者:     来源:中国名网     发布时间:2013-04-02

 

      2013年5月3日(农历三月二十四日),是清代著名金石学家和文物收藏家陈介祺先生诞辰二百周年纪念日。为弘扬陈介祺的文化思想,宣传他无与伦比的稀世收藏,发扬他的传承文化,4月28日,由陈介祺纪念馆承办,将隆重举办纪念活动。 
      4月28日上午9点,在潍坊市潍城区宝通西街天赐园,陈介祺纪念馆珍品会展中心一厅,二厅同时开放,届时将展出陈介祺先生的珍贵藏品,包括乾隆玉玺,汉文帝玉玺,陈介祺手书,拓片,印信,翟云生手书,老陈家文房四宝,端砚,笔洗,刘墉手稿,金农对联,朝玮,乾隆鼻烟壶,秦宫廷玉壶,唐三彩,(宋)招安圣旨,清宫廷檀香大日历代皇帝拓片等,有些是首次向公众展出。  
    

名 人 评 语     

         陶文齐鲁四千种,印篆周秦一万方 。 ( 陈介祺)
     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一代宗师陈介祺。(郭沫若) 
     一鸣从此始,相望青云端。         (翟云生)
     论收藏莫过于潍县的陈介祺。        (鲁迅)

 

说印——印的起源及用途篇

万印楼和清道光年间的陈介祺

陈介祺的金石缘

 


陈介祺纪念馆简介 
   陈介祺纪念馆始建于二00三年十一月,建馆的宗旨是弘扬陈介祺的文化思想,宣传他无与伦比的稀世收藏,发扬传承其文化。
     一九九六年潍坊市进行大规模旧城改造,拆除了北门里的民房,陈氏家庙(宗祠)同时夷为平地。陈介祺第五世孙陈树亮心急如焚,痛彻心扉,为了祖业,更是为了弘扬陈介祺的文化思想和陈氏前辈对国家文化事业的贡献加以延续光大,将陈氏家庙(宗祠)于同年迁入天赐园;建陈氏宗祠,重振陈氏遗风。于二00一年十月成立了“潍坊市陈介祺研究中心”。之后的二00九年十一月二十六日在市文化局的领导和支持下成立了“陈介祺纪念馆临时党支部”。二0一二年五月二十八日中共潍坊市委社会组织工作委员会批准成立了中共潍坊陈介祺纪念馆支部委员会。党支部成立后着手将陈氏前辈遗留的文化,字画,拓片,印章加以整理,注册在档,以供后人学习观赏。在晚清金石学领域,陈介祺以其收藏之丰,鉴别之精,辨伪之精举世公认,被后人称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陈介祺,他的学术研究贡献巨大。陈氏一脉睿智通达,可谓钟鸣齐鲁,磅礴于海内,其业绩无与伦比,这正是建立陈介祺纪念馆的初衷。
   现馆内展出的国家一级文物有:皇帝圣旨诏书(宋)清皇帝奏折御批,历代名人字画,碑帖,拓片,清道光帝御用檀香大日,秦宫廷玉壶,乾隆玉玺,汉文帝玉玺等。其中的秦宫廷玉壶为陈介祺纪念馆镇馆之宝。
   陈介祺少游京师,以“诗文名天下”。道光二十五年中进士出类拔萃。任翰林院编修。其收藏的毛公鼎现在台北故宫博物院为镇院之宝。一九三一年鲁迅先生曾说过“论收藏莫过于潍县的陈介祺”。 
   陈氏生前治学严谨传世之文要求尽善尽美,以至于生前众多论集手稿未能公诸于世,结集成书,故在相当范围内这位有功于金石学研究的饱学之士,其名不彰,其功不显,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位学人逐渐被淡忘。 
   出于对先贤学者的敬重,陈介祺之嫡孙陈树亮先生择此山麓之风水宝地。弘建天赐园,陈氏宗祠,将陈介祺纪念馆建在这里,为的是重振陈氏遗风,传承祖业,发扬光大华夏文化,将陈氏一生的文物收藏,墨拓等展示公布,以供世人鉴赏。

毛 公 鼎 
   
   毛公鼎(Duke mao Tripod)又名厝鼎,毛公厝鼎,是清道光末年于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出土的西周晚期青铜器物,由作器人毛公(厂音)得名。原有陈介祺收藏。今珍藏于台湾故宫博物院。毛公鼎为世所宝,非其器形,纹式,乃是鼎腹内的铭文。此铭文为长篇巨制。铭文32行,497字,器高53.8cm,口径:47.9cm,重:34.5kg,古彝器自著录以来,铭文多且美无逾此者矣。乃世上现存最长的铭文。全铭文辞精妙而完整,文章共五段: 
   其一,此时局势不宁;其二,宣王命毛公治理邦家内外,其三,给毛公宣示王命专权;着重申明未经毛公同意之命令,毛公可预示臣工不予奉行;其四,告诫勉励之词;其五,赏赐与对扬,是研究西周晚期政治史的重要资料。 
   毛公鼎为西周晚期的宣王时期器物,被誉为“抵得一篇尚书”。其内容是周王为中兴周室,革除积弊,策命重臣毛公,要他忠心辅佐周王,以免遭丧国之祸,并赐给他大量物品,毛公为感谢周王,特铸鼎记其事。其书法是成熟的西周金文风格,奇逸飞动,气象浑穆笔意圆劲茂隽 ,结体方长,较散氏盘稍端整。李瑞清题跋鼎时说:“毛公鼎为周庙堂文字,其文则尚书也,学书不学毛公鼎,犹儒生不读尚书也。”毛公鼎大口圆腹,整个造型浑厚而凝重,饰纹也十分简洁有力、古雅朴素,标志着西周晚期,青铜器已经从浓重的神秘色彩中摆脱出来,淡化了宗教意识而增强了生活气息。 
   毛公鼎的高度和重量与其他殷商时期所挖掘到的巨大青铜器可说是天差地远,然而,毛公鼎上刻的铭文却是当今出土的七千多件铭文青铜器中最多的,有32行,499字,是西周青铜器之最,相当具有研究价值。
毛公鼎 西周宣王(公元前827—公元前782年)金文。1965年,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正式建成,稀世瑰宝毛公鼎成为台北故宫的镇馆之宝,放在商周青铜展厅最醒目的位置,是永不更换的展品。毛公鼎口呈仰天势,半球状深腹,垂地三足皆作兽蹄,口沿竖立一对壮硕的鼎耳。因鼎腹内铸有三十二行关于“册命”毛公痦的铭文,毛公痦为了报答天子的煌煌美德,铸造了这个宝鼎,子子孙孙永远宝用,故名“毛公鼎” 。


 



  网站简介   |   新闻中心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站点地图   |   联系我们   |
CopyRight © 2020 Mingwang360.com,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名网 通用网址:名网
北京办公地址:北京市昌平区府学路   联系电话:15101061978   邮箱:sdgrb369@163.com
山东办公地址:济南市历城区黄台南路   联系电话:18653163612   邮箱:sdgrb369@163.com
鲁ICP备1402519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