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商 名家 名士 名师 名医
名将 名门 名记 名厨 名角
名企 名校 名院 名所 名行
名队 名店 名车 名盘 财富
名牌 名画 名字 名作 名特
名吃 名酒 名烟 名茶 指数
名城 名镇 名居 名胜 名言
博客 故事 先模 画家 书家
2025年07月15日 星期二
李锦:   王有金   徐冠巨   王树国   程皓:   

京沪高铁:建了“阳关道”别拆了“独木桥”

  • 作者:     来源:光明网     发布时间:2011-07-07

    6月30日,京沪高铁正式开通。7月1日,铁路开始实施新的运行图。在新的铁路运行图中,以前从北京到上海的5对“夕发朝至”卧铺动车组被全部取消,2对T字头(特快)车只剩下了T110/T109一对。

    其结果可以想象,据说这对往来于京沪间的车组,乘客暴增,一票难求,车箱拥挤程度如同大城市的早班热线公共汽车,有记者实地目击称,仅在车厢连接处的1平方米范围内,就沙丁鱼般地挤站着11个人。

    T字头车,按说与高铁并不共轨运行,因此,也不会碍着高铁什么事,完全可以“你跑你的高速路轨,突飞猛进;我走我的普通铁路,不紧不慢”。取消“夕发朝至”车组、仅保留一对特快车组,其初衷想必是要把客流赶往高铁,以此来证明高铁建设的“可行性”,展示高铁经营效益的乐观前景。然而,这种做法,还真有“走自己的路,把别人的路都堵死”的霸道风格,迫使收入不高的人也“被进入”到高铁时代。

    京沪两地,在中国人均收入最高的城市排名中位列前茅。然而,实际上,生活在这两个城市中的大多数人,就其收入而言,都在这个平均数以下。而且,即使是“平均数的人”,乘高铁在京沪之间往返一次,虽不是一个沉重的负担,但也绝非一件轻松的事。

    当然,谁都知道,京沪高铁的修建,并非以生活在“平均数”以下的人,作为其运营经济性的可行性论证基础。不可否认的是,京沪之间是中国“公务流”和“商务流”最大、最密集的一条通道。但是,京沪两地,也是普通人群往来最频繁的两个城市。高铁的修建,说明两个城市中的收入不高的人——更遑论假道于此的来自其他更低“平均数”城市的人,并未成为高铁项目可行性的障碍,那么,反过来,高铁建成,也不应成为这样收入不高的人通行的障碍。无论如何,你总不能修完自己的“阳关道”,就拆了别人的“独木桥”吧。

   现在看来,在京沪线铁路运行图调整者的眼里,基本没有那些收入不高,但也不得不来往于京沪两地的人们。如果有的话,那也是把这些人当成了可以掏出票子为高铁还债的人。至于剩下的一对T字头车,更大的用处,恐怕是用来堵住质疑者的嘴,而不是为收入不高的人群“网开一面”,留条方便之路。

    京沪T110/T109列车的窘相,其实并非仅仅限于铁路运输的领域。在许多消费领域,尤其是普通民众离不开的必需品和必需服务的消费领域,民众的生活水准“被拔高”的事例简直不胜枚举。“拔高”的决策者们,似乎从来没有注意到中国收入差距的现实,在决策时,眼珠子上翻;在敛钱时,又眼睛放光四下鸟瞰。这样的决策者,能否在考虑如何把高铁车厢的座椅放倒至180度的时候,想想那个龟缩在T110的“最靠车门的地上,坐着一个抱着熟睡儿子的妈妈”。

    从武汉至广州动车开通后的情形看,铁路运行图的制定者,应该对京沪高铁开通后的普通列车的需求趋势有个大概的预计。有预计而没措施,那就是非不能也,是不为也。也许,人们反倒应该祈祷的是,T110/T109的窘相别惹得决策者动了“杀机”,把这根“独苗”也铲了:眼不见为净,没了T110/T109,看人们还瞎嚷嚷什么。    新华网



  网站简介   |   新闻中心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站点地图   |   联系我们   |
CopyRight © 2020 Mingwang360.com,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名网 通用网址:名网
北京办公地址:北京市昌平区府学路   联系电话:15101061978   邮箱:sdgrb369@163.com
山东办公地址:济南市历城区黄台南路   联系电话:18653163612   邮箱:sdgrb369@163.com
鲁ICP备14025195号-1